查看原文
其他

批评孩子是门艺术——“表扬”与“鼓励”的差别有多大

波·布朗森 守望新教育 2021-10-25


[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守望新教育 守望真善美]


多鼓励,少表扬;多描述,少评价,可以避免孩子被表扬绑架,或输不起,未达目的而不择手段。——《“表扬”与“鼓励”的差别有多大》(文章附后)


教育孩子是个辛苦活儿,也是技术活儿,考验智慧也考验着耐心。如何进行有效的批评教育?总结起来,就是6个字——尊重、公平和理性。——《批评孩子是门艺术,5个窍门拿捏好 “度“》


批评孩子是门艺术,

5个窍门拿捏好 “度”

作者|佚名


批评教育,家长都很熟悉,但却常常失了分寸。批评过当引起的严重后果也不少见。


本月初,湖南12岁男孩持刀弑母案件震惊国人。原因竟然是男孩不满母亲管教太严。对孩子严格管教却导致人伦惨剧,这是所有人都始料未及的。


难道孩子不应该被严格管教吗?案件中,男孩吴某是个留守儿童,由于爷爷奶奶溺爱养出偷钱、抽烟、打人等坏毛病。母亲发现儿子在家抽烟,劝说无效后用皮带抽打了他。吴某心生怨恨,最终酿成悲剧。(《问题究竟在哪里?——20幅漫画让你思考孩子教育的问题和出路何在》)



这么看来,母亲严格管教孩子是必要的。只是方法上需要考量。吴某的坏毛病是父母关爱长期的缺位,以及老人放养式的教育方式造成的。突然的严格管教必然难以见效,甚至引起反作用。所以,不是不要管教,而是管教要趁早。


并不是所有事件都会这样极端,但生活中批评孩子不当引起孩子跳楼、出走的事件就很多见了。怎么办?打不得、骂不得、说不听,还怎么管孩子?批评教育这门艺术,关键在于如何把握这个“度”。我们可以掌握这5个诀窍。


1

批评之前先冷静一分钟


发现孩子犯错了,家长们往往情绪就上来了。冲动之下就对孩子发脾气甚至是大吼起来。偏偏孩子还不听话,盛怒之下的家长可能会扬起巴掌。这会引起孩子的疑惑、恐惧或者怨恨、叛逆,安全感的缺乏会让孩子没自信,对孩子的成长很不利。


所以,不管孩子犯了多大的错,在批评孩子之前请先冷静下来。我们需要对孩子犯的错误做一个客观公正的判断。有很多时候,家长的批评本身就是错误的。比如,孩子在路上捡到钱包后交公,孩子由于情绪紧张而考试失利,这些就不该被批评。再比如,孩子在公开场合表现不好,家长面子挂不住就责怪孩子。这就更不可取了。


家长特别要注意的是,批评孩子尽量不要在这3个时间点——早晨、吃饭时和睡觉前。早晨批评孩子会破坏一天的好心情。吃饭时批评孩子会影响孩子的食欲。睡前批评孩子会影响孩子的睡眠。此外,为了保护孩子的自尊心,家长也不要在公开场合、亲朋好友面前批评孩子。(《没有“问题孩子”,而是孩子遇到了问题——如何看待中美教育的差异?》)




2

倾听孩子内心的8个提问


批评应该建立在尊重的基础上,家长批评孩子是为了引导他正确的成长。在批评之前,家长需要耐心的倾听孩子的内心声音,留心孩子的语气和表情,弄清犯错的原因,才能做出有效的引导。


家长不妨问问孩子这8个小问题。


宝贝,发生什么事了?


你有什么感受?


你想做什么?


你觉得有什么办法解决问题?


你知道这样做有什么后果吗?


你决定怎么做?


你希望我怎么帮你?


下次,我们该怎么办?



3

关注结果而不是现状


我们说过,批评孩子的目的不是发泄情绪,而是要帮助孩子认识错误。事情发生了,发脾气到歇斯底里也解决不了问题,况且孩子也可能不能理解。4岁之前,孩子的发育水平不足以理解家长为什么生气。他们只能感觉到害怕。


不过,他们是能够设想到事情的后果的。因此,在批评孩子的时候,不要一味的指责孩子造成的破坏,而是要告诉孩子这么做的结果是什么,引导孩子做出正确的行为。(《一条鱼,不该被迫去爬树》)


比如,孩子不好好吃饭。与其责怪孩子不听话,不如告诉他用餐时间结束了就要收碗了。如果没吃饱,就只能饿肚子了。当孩子明白了这其中的因果关系,就会好好吃饭了。


关注结果还要求家长们对事不对人,一事归一事。很多家长在批评孩子的时候,由于情绪的左右,言语上有很多人身攻击,比如骂孩子“笨”“撒谎精”等等。给孩子贴上这样的标签很可能引起孩子的逆反心理。


正确的做法是针对孩子的行为做评价。如果不满意孩子的学习 ,不要骂他笨,可以说他不够努力;如果发现孩子撒谎,不要骂他是撒谎精,可以告诉他撒谎很不好。公平和坦诚的表达,才会激发孩子的同理心。



4

多提建议,少下达命令


当发现孩子犯错了,很多家长都会直接的命令孩子道歉或者改正。而实际上,孩子并没有认识到自己的错误,还觉得很委屈。家长们应该给孩子一些积极的引导。提建议、给选择就是很好的方法。


小孩子和同伴玩耍时争抢玩具的事儿很常见。与其厉声命令孩子把玩具换回去,不如这么说更好——宝贝,你抢了小哥哥的玩具,他很难过哦。我们一起去道歉好不好?如果你喜欢这个玩具,我们去问问小哥哥可不可以一起玩?我们用自己的玩具和小哥哥换好不好?(《童年的秘密——0-12岁孩子的心理特点及适读书籍》)


这种温和的商量语气,会让孩子更容易接受,明白自己行为的后果,学会承担责任。


在批评孩子的时候,我们也可以有带一点肯定。比如,孩子没打招呼,自己出去玩了。妈妈可以说,宝贝不错啊,自己会找伙伴玩了,不过没说一声不对哦,下次出去记得告诉妈妈一声啊。这种肯定式的批评会更容易被孩子接受。



5

批评之后给予一定的安慰


小孩子的心理承受能力毕竟有限。当孩子受到批评之后,情绪不可避免的低落。家长们应该注意孩子的表现,及时的给予一些心理上的安慰。比如语言上的和肢体上的安慰。这一点很重要,或许能防止意外事件的发生。


家长可以对孩子说,妈妈相信你是个聪明孩子,会知道怎么做。也可以握握手、拍拍他的肩膀,或者一个微笑、一个拥抱,这些都会让孩子知道家长是爱他们的,没有放弃他们,会心存感动的去改正错误。(《美国教育孩子的12法则——永远让孩子看到希望》)


这里要特别注意的是,如果没有必要,尽量不要体罚孩子。无数的案例告诉我们,这往往会适得其反。如果需要一些惩罚,可以采用温和的方式。比如,之前新闻报道的西安一个男孩在小区电梯里小便。男孩的妈妈就让孩子打扫了一个月电梯。这种方式获得了网友一致点赞。


教育孩子是个辛苦活儿,也是技术活儿,考验智慧也考验着耐心。如何进行有效的批评教育?总结起来,就是6个字——尊重、公平和理性。


([守望新教育]说明:本文转自卓越校长论坛,版权归原创作者所有,向作者致谢!)



“表扬”与“鼓励”的差别有多大

作者|波·布朗森


斯坦福大学著名发展心理学家卡罗尔·德韦克在过去的10年里,和她的团队都在研究表扬对孩子的影响。 


他们对纽约20所学校,400名五年级学生做了长期的研究,这项研究结果令学术界震惊。 


在实验中,他们让孩子们独立完成一系列智力拼图任务。 


首先,研究人员每次只从教室里叫出一个孩子,进行第一轮智商测试。 


测试题目是非常简单的智力拼图,几乎所有孩子都能相当出色地完成任务。每个孩子完成测试后,研究人员会把分数告诉他,并附一句鼓励或表扬的话。

 

研究人员随机地把孩子们分成两组,一组得到的是一句关于智商的夸奖,即表扬,比如,“你在拼图方面很有天分,你很聪明。” 


另外一组孩子得到是一句关于努力的夸奖,即鼓励,比如,“你刚才一定非常努力,所以表现得很出色。” 


为什么只给一句夸奖的话呢?德韦克解释说:“我们想看看孩子对表扬或鼓励有多敏感。我当时有一种直觉:一句夸奖的话足以看到效果。”


随后,孩子们参加第二轮拼图测试。 


有两种不同难度的测试可选,他们可以自由选择参加哪一种测试。一种较难,但会在测试过程中学到新知识。另一种是和上一轮类似的简单测试。 


结果发现,那些在第一轮中被夸奖努力的孩子中,有90%选择了难度较大的任务。 


而那些被表扬聪明的孩子,则大部分选择了简单的任务。由此可见,自以为聪明的孩子,不喜欢面对挑战。 


为什么会这样呢?  


德韦克在研究报告中写道:“当我们夸孩子聪明时,等于是在告诉他们,为了保持聪明,不要冒可能犯错的险。”这也就是实验中“聪明”的孩子的所作所为:为了保持看起来聪明,而躲避出丑的风险。 


接下来又进行了第三轮测试。 


这一次,所有孩子参加同一种测试,没有选择。这次测试很难,是初一水平的考题。可想而知,孩子们都失败了。先前得到不同夸奖的孩子们,对失败产生了差异巨大的反应。 


那些先前被夸奖努力的孩子,认为失败是因为他们不够努力。 


德韦克回忆说:“这些孩子在测试中非常投入,并努力用各种方法来解决难题,好几个孩子都告诉我:‘这是我最喜欢的测验。’”而那些被表扬聪明的孩子认为,失败是因为他们不够聪明。 


他们在测试中一直很紧张,抓耳挠腮,做不出题就觉得沮丧。


第三轮测试中,德韦克团队故意让孩子们遭受挫折。接下来,他们给孩子们做了第四轮测试,这次的题目和第一轮一样简单。


那些被夸奖努力的孩子,在这次测试中的分数比第一次提高了30%左右。而那些被夸奖聪明的孩子,这次的得分和第一次相比,却退步了大约20%。


德韦克一直怀疑,表扬对孩子不一定有好作用,但这个实验的结果,还是大大出乎她的意料。


她解释说:


鼓励,即夸奖孩子努力用功,会给孩子一个可以自己掌控的感觉。孩子会认为,成功与否掌握在他们自己手中。反之,表扬,即夸奖孩子聪明,就等于告诉他们成功不在自己的掌握之中。这样,当他们面对失败时,往往束手无策。


在后面对孩子们的追踪访谈中,德韦克发现,那些认为天赋是成功关键的孩子,不自觉地看轻努力的重要性。


这些孩子会这样推理:我很聪明,所以,我不用那么用功。他们甚至认为,努力很愚蠢,等于向大家承认自己不够聪明。


德韦克的实验重复了很多次。她发现,无论孩子有怎样的家庭背景,都受不了被夸奖聪明后遭受挫折的失败感。


男孩女孩都一样,尤其是好成绩的女孩,遭受的打击程度最大。甚至学龄前儿童也一样,这样的表扬都会害了他们。


鼓励是指鼓劲而支持,表扬则是指对一件事或品行的显扬、宣扬。


鼓励通常是针对过程和态度的,"爸爸看到你这学期的努力,为你骄傲!"表扬通常是针对结果和成效的,"爸爸看到你成绩提高,为你高兴!"


多鼓励,少表扬;多描述,少评价,可以避免孩子被表扬绑架,或输不起,未达目的而不择手段。


 



《守望新教育》特别链接——

[新教育真教育]

        

了解和加入新教育实验指南(2018最新版)

与美好相约同行——新教育实验历届年会掠影(2018版)

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新教育实验的核心理念有哪些?

未来不是我们要去的地方,而是我们正在创造的地方

新教育的魅力,到底何在?——对于新教育,我有很多的话想说

新教育实验十二个标志性项目成果——新教育实验:为中国教育探路

只有走进,才会发现

与美好相约同行——新教育实验历届年会掠影

十年坚守:开一朵属于自己的花

十年:修炼、深耕与传扬

新教育实验|如何营造书香校园?

一朵具体的花,远胜过一千种真理——榜样的力量

新教育能够提高教育质量吗?新教育实验是怎样促进教师成长的?——新教育实验十问十答

你有多专注,就有多自由

活出你想要的美好

新教育是什么?为什么? 有什么?怎么样?怎么做?——关于新教育实验的50个问答

2017年新教育实验大事实事掠影

2017年新教育实验第十七届研讨会年度盛典

2016年新教育实验十件大事        

2016全国新教育实验年度盛典

2015全国新教育实验年度盛

与黎明共舞,与经典相伴,与美好同行——新平台,天天都有新资源,新教育,天天都有新创造

如何实现生命的幸福完整?

......



守望新教育:聆听大师的教育智慧,分享高人的教育心得,汇聚田野的教育创造,助力有缘的教育梦想。守望新教育:呈人之美,成人之美。守望新教育:帮助新教育共同体成员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守望新教育,守望真善美。


新教育实验,是一个以教师专业发展为起点,以通过“营造书香校园、师生共写随笔、聆听窗外声音、培养卓越口才、构建理想课堂、建设数码社区、推进每月一事、缔造完美教室、研发卓越课程、家校合作共建”十大行动为途径,以帮助新教育共同体成员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为目的的教育实验。


新教育新在何处?对于我来说,当一些理念渐被遗忘,复又提起时候,它是新的;当一些理念只被人说,今被人做的时候,它是新的;当一些理念由模糊走向清晰,由贫乏走向丰富的时候,它就是新的;当一些理念由旧时的背景运用到现在的背景去续承,去发扬,去创新的时候,它就是新的。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